
今天中國抽象藝術中最具創新性的代表是誰?
「中國抽象藝術」這個詞對我來說是令人困惑的。中國擁有當今地球上最悠久、連續的藝術創作傳統。這一傳統龐大而複雜,遠比西方藝術的傳統更為深奧。西方對於「抽象」一詞的理解主要是指缺乏具象。然而在中國,非具象藝術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既政治又美學。而「抽象」這個詞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的並不僅僅是缺乏具象。儘管如此,我仍然在思考,如果東方和西方文化能更頻繁地就此話題進行交流,某種深層次的、普遍的對抽象意義的理解或許會浮現。為此,最近在香港開幕的中國抽象藝術展為我打開了一些門,並讓我獲得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時間線,中國的抽象藝術,在10 Chancery Lane Gallery展出,至2018年10月10日,展出了四位當代中國抽象藝術家的作品,他們的作品特別專注於線的元素。策展人唐隹在展覽的文字中指出,「他們的‘抽象’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古典抽象作品非常不同。他們並不打算呈現一個絕對的概念,也不追求藝術史學家克萊夫·貝爾所理論化的所謂‘重要形式’的方法,也不朝向極簡主義的完全物質主義。創作根植於日常手工製作作品的過程中,利用他們自身的存在與物體進行持續的對話,並持續一段時間。」這段評論表明,中國藝術家使用和理解「抽象」這個詞的方式確實有其特定之處。但它也暗示了這個詞的普遍性,並暗示我當代的西方對抽象藝術價值的理解或許並沒有那麼不同。
線性深度
《時間線:來自中國的抽象藝術》中展出的藝術家均出生於1973年至1981年之間。三位接受了正式的藝術教育,而一位則是自學成才。他們各自的創作方式非常個性化,但卻揭示了幾個共同點。劉文韜在北京和麻薩諸塞州接受過訓練。他使用精緻的鉛筆線條在畫布上創作複雜的、幾何、視錯覺形式。他的意象將西方現代主義歷史與根植於嚴謹、簡約和重複的中國實踐相連接。池群從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獲得了壁畫繪畫碩士學位。她的畫作具有如此的質感和深度,以至於幾乎看起來像是由編織的紡織品製成的。但你實際上看到的是多達八層連續的顏料,經過精心塗抹後再刮去。這些作品部分是繪畫,部分是浮雕,表達了一種根植於自然的思想和行動體系,並且本質上依賴於潛在的關係。
Chi Qun - Four Lines - Grey Blue Brown, 2017, Oil on Canvas, 150 x 100 cm
江維韜在上海接受了正式的訓練。他的油畫充滿光彩。它們喚起了網格的視覺語言,但它們的產生過程類似於重複書寫,每天都會疊加新的線條,逐漸構建出超越個別標記界限的圖案。最後,顧本池是一位自學成才的藝術家,他的畫作由手工編織的線條組成,這些線條是用顏料織成的。這些線條彼此交織,向幾何線性圖案發展。乍一看,這些似乎是畫在表面上的標記,實際上是積累成一種表面的物質。這些作品的概念意涵令我著迷,因為它們玩弄了二維和三維的概念,以及表面和線條之間的所謂差異。除了繪畫,顧本池還將這種技術擴展到雕塑和大型裝置藝術中。在這次展覽中,他創造了一個窗戶裝置,將畫廊的透明玻璃外立面轉變為一件藝術作品。
Jiang Weitao - Lease of Life, 2017, 2017, Oil on board, 76 x 76 cm
無關緊要的形式
對我來說,這些藝術家主要關心的是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所經歷的個人體驗,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對他們來說,這種體驗遠比他們努力所產生的物品更為重要。策展人Zhui對這次展覽的最具啟發性的觀點是他提到的20世紀英國藝術評論家Clive Bell及其「重要形式」。Bell相信「美學情感」。他認為,如果我們能理解哪些特質激發人類感受美學情感,我們就能最終發現藝術物品與其他類型物品之間的區別。他認為「重要形式」是能夠激起或喚醒美學情感反應的形式。正如Zhui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的,這次展覽中的作品並不是旨在激發情感的物品,而是揭示過程和時間流逝的物品。它們旨在用於一個沉思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我們有機會理解關係——我們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我們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藝術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或我們自己與一切之間的關係。
Liu Wentao - TBC, 2012, Pencil on linen, 150 x 150 cm
換句話說,這些藝術作品是微不足道的形式。它們不是重點。它們揭示了一個重點。但因為它們是抽象的,所以並不解釋那個重點可能是什麼,也不批評觀眾可能解釋的內容。它們是通過一系列涉及材料和過程的人類行動而產生的;然而,它們的效果超越了具體的描述,它們的意義和目的並不明確。這個展覽及其隨附的文字讓我對「抽象」這個詞有了廣泛的、超越的理解。這並不是完全缺乏於西方現代主義的。這是一種表達古老而普遍的東西,儘管無法定義——也許是不必要的。
Gu Benchi - Endless Line no 17, 2013, Polyester yarn line, stainless steel nail, acrylic adhesive, acrylic, 180 x 180 cm
特色圖片:顧本池 - 無盡線條第56號,2017年,聚酯纖維線,不銹鋼釘,丙烯膠,丙烯,100x 120 公分
所有圖片由10 Chancery Lane Gallery提供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