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特·蒙德里安的《红、蓝、黄的构图》的力量
皮特·蒙德里安于1930年创作了“红、蓝和黄的构成”。这标志着他独特、单一的绘画风格——他称之为新造型主义——演变中的一个微妙转折点。他的视觉语言是通过每天细致的努力追求完全抽象而形成的,他认为这是一种通过塑料艺术表达普遍纯粹性的方式。1920年,他出版了《新造型主义》一书,同年蒙德里安创作了他的第一批网格画,特征是黑色的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纯色的矩形区域,这些作品如今最为人知。在他探索这一独特位置的早期,蒙德里安尝试了多种颜色和色调,并探索了他画布和构图中形状的多种配置。到他1944年去世时,他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复杂和成熟的视野,这一视野体现在他的杰作“百老汇布吉舞”。正是在这一演变的中间,他创作了“红、蓝和黄的构成”。这件作品为何显得卓越,或为何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能并不明显。但其中一些方面显然使其与蒙德里安创作的许多其他画作区分开来,并标志着蒙德里安自身正在经历转变的一个阶段。
阅读台词
有些人说,要理解一个人所说的真正信息,你必须读懂言外之意。在《红、蓝和黄的构成》的情况下,正是这些线条本身传达了一个隐藏的信息。众所周知,蒙德里安在他的作品中追求平衡。他广泛地写作关于构图和谐的内容,以此作为对混乱的反应。他通过不懈地寻求他画作中塑料元素之间的平衡来实现那种和谐感。颜色的排列、形状的大小以及表面的特性相互作用,以不同的方式让他感到失衡或平衡。追求的始终是发现一个构图达到某种静止状态的完美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德里安 开始厌恶他曾经追求的那种静止感。他在纽约创作的后期画作,受到城市运动和爵士音乐能量的启发,似乎几乎在振动和嗡嗡作响。“红、蓝和黄的构图”标志着他赋予作品能量的能力的起点。秘密隐藏在这些线条中。初看时可能几乎无法察觉,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幅画中的黑线,你会发现构图左上方的线条是其他线条的两倍厚度。蒙德里安认为,这种选择使得其中一条线变得双倍宽,赋予了他的构图生命。他正在将自己的思想从对静止作为一种普遍必要性的信仰转向这样一个观念:即使是完全抽象和和谐的构图也需要能量才能感受到生命。
悬而未决
尽管蒙德里安通过他的双宽线表达了对能量和运动的追求,但《红、蓝、黄的构成》仍然是图像和谐的至高体现。事实上,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宽线注入画作的能量平衡了其他图像元素,否则这些元素可能显得过于具体。也就是说,我在谈论主导这幅图像的巨大红色方块。这个方块的视觉重量与画布的完美方形形状相呼应。它几乎让人联想到几十年前的马列维奇的画作。将红色方块视为作品的主题是很诱人的,这将使这幅画超出纯粹抽象的范畴。蒙德里安显然试图在构图中尽可能少地使用其他图像元素。他在画布底部的微小黄色矩形上走到了相反的极端,而蓝色矩形则达到了中点。但奇怪的是,正是双宽线暗示了这幅构图中确实有比简单的彩色形状更多的东西。
这幅画的另一个有趣之处,至少对我来说,是蒙德里安在画布边缘留下了未框的色块。他并不总是这样做。通常,他的矩形完全被黑线围住。在这种情况下,留下开放的形状让我们想到,也许这些线条从来就不是作为框架存在的。也许它们是与其他彩色形状平等的色块。或者它们可能是作为某种具体的东西存在,而颜色则被视为更像光——一种充满空白空间的虚无之物。在这幅画中,由于它们没有被黑线边缘包围,彩色空间可能会无限扩展到画布边缘之外。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好像蒙德里安裁剪了他脑海中看到的图像。我可以想象,与其说蒙德里安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者,讲述一个虚构的视觉世界,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纪录片制片人,看到眼前的事物,并以一种我们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编辑。也许这个想法会让蒙德里安感到恼火,因为他对追求纯粹抽象的执着。但这正是“红、蓝、黄的构成”成为如此变革性画作的部分原因。它不仅改变了他作为画家的发展——它还改变了我们与他作品遗产互动的能力,以超越他对自己的期望的方式。
特色图片:皮特·蒙德里安 - 红、蓝、黄的构成。1930年。油画和纸张在画布上。46 x 46 厘米。苏黎世艺术馆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