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法蘭克·史特拉 - 物件的藝術

Frank Stella - the Art of Object

法蘭克·史特拉 - 物件的藝術

許多人對印刷書籍即將消亡感到惋惜。但書籍的功能是講述故事,而顯然螢幕和無形的聲音同樣能夠講述故事。由於書籍作為物件從未脫離其講述者的角色,它們已經失去了用途。多虧了 Frank Stella,藝術不會面臨同樣的命運。Stella 將藝術與其敘事目的分開。Stella 在重新定義藝術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賦予藝術客觀的意義和目的,而不是讓繪畫和雕塑繼續作為幾個世紀以來的幻覺傳遞工具。通過他的美學創作,Stella 展示了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在於它可能講述的故事或它可能貢獻的詮釋,而在於它自身的形式美學特質及其可能帶來的滿足感。

法蘭克·史特拉 藝術 vs. 抽象表現主義

如果年輕的法蘭克·斯特拉身體狀況更好,他可能永遠不會成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斯特拉被徵召去越南作戰。但他未能通過體檢。因此,他沒有在海外參加實際的戰鬥,而是加入了在自己國土上的文化戰鬥,努力對抗當時盛行的藝術運動:抽象表現主義。斯特拉對抽象表現主義者說:“(他們)總是覺得畫作完成的問題非常複雜。我們更願意說我們的畫作已經完成,然後說,好吧,這要麼是失敗,要麼不是,而不是說,好吧,也許它並不是真的完成。”

斯特拉認為,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及其欣賞者將「人文主義」特質歸於藝術,這意味著他們在藝術中尋求的東西超出了客觀存在的範疇。毫無疑問,他是正確的,許多抽象藝術家在當時和現在都公開相信他們的作品是可以被解釋的。對於許多抽象藝術家來說,這正是重點。他們甚至將自己的作品視為圖騰,或作為超越的媒介,用於尋求更高層次的體驗。事實上,許多藝術愛好者從解讀抽象畫可能意味著什麼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但斯特拉不希望他的作品與觀眾之間發生這種互動,這使他發表了他對自己藝術的最著名的聲明:「我的畫作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只有在那裡能看到的東西才存在。它真的就是一個物體。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看到的。」

美國藝術家法蘭克·史特拉(Frank Stella)於1936年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馬爾登,在紐約的現代博物館和畫廊展出新系列作品。

Frank Stella - 理性與骯髒的婚姻 II, 1959, 噴漆畫布, 91 x 133 吋。© Frank Stella

斯特拉的兩個問題

斯特拉所識別的第一個問題是,他希望將繪畫簡化為其客觀本質,首先要弄清楚繪畫究竟是什麼。要跟隨他的推理過程,首先要確定他認為繪畫不應該是什麼。他認為繪畫不應該是敘事的傳遞機制,也不應該是展示或體驗戲劇或幻覺的舞台。那么在斯特拉看來,繪畫應該是什麼呢?它應該是一個被油漆覆蓋的表面。它應該是一組部分,包括支撐表面的支撐物、表面本身、將表面連接到支撐物的裝置、將整個物體連接到牆壁或地板的裝置,當然還有媒介。

一旦斯特拉明白對他來說,畫作只是一個物體,僅此而已,他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創作一幅畫。這第二個問題是他在職業生涯中不斷努力回答的問題,也是他以多種不同方式探討的問題。如今已經80多歲的斯特拉仍然活躍,他不斷尋求創作畫作的新方法。他創作了傳統的矩形畫布上的畫作、不同形狀畫布上的畫作、壁畫、版畫、三維浮雕畫以及許多人會形容為雕塑的畫作。

雖然斯特拉的一些作品似乎符合傳統雕塑的定義,但斯特拉認為這種區別是無關緊要的。他曾評論過,雕塑只是從牆上取下來放在地上的畫作。他所謂的雕塑作品是覆蓋著媒介的表面,附著在支撐物上,與他的畫作一樣。通過保持這種批判的立場,斯特拉迫使我們面對為什麼畫作被定義為必須掛在牆上的事物的概念。像許多其他概念領袖一樣,斯特拉認為繪畫和雕塑是同一件事,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示。

美國藝術家法蘭克·史特拉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畫廊的新系列作品

Frank Stella - La Pena de Hu, 1987-2009,混合媒材於蝕刻鎂、鋁和玻璃纖維上。© Frank Stella

幾何的目的

當斯特拉尋找不帶情感、敘事或戲劇的繪畫方式時,他發現自己被圖案和重複所吸引。幾何對稱對他來說是有幫助的,因為他說它“以規範的圖案在恆定的間隔中強迫畫作產生幻覺空間。”他依賴這種簡單的方法創作了一些他最早和最受喜愛的作品,他的標誌性“黑色畫作”,例如理性與骯髒的婚姻,II。這些作品呈現出完全覆蓋黑色油漆的平坦表面,並添加了幾何對稱的白色線條。

斯特拉的黑色畫作在首次展出時立即使他成名。它們並不是現代主義藝術史上第一批主要是黑色的抽象畫作。它們也不是第一批幾何抽象作品,或第一批平面畫作。使它們具有開創性的是它們完全客觀的存在。它們根本不容許任何類型的解釋。它們沒有內容。它們僅僅是美學物件,要求根據其自身的形式和客觀特質來考量。觀眾在這些畫作中所體驗到的唯一超越的經歷,並不是來自畫作中隱藏的某些東西或作品中的某種解釋元素,而是來自於被允許以其自身的條件與美學物件互動所帶來的心理解脫。

美國藝術家法蘭克·史特拉(Frank Stella)於1936年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的馬爾登,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畫廊展出的一系列新作品

Frank Stella - 哈蘭 II, 1967, 聚合物和螢光油漆在畫布上, 120 × 240 吋. © Frank Stella

一生的實驗

在1950年代以他的黑色畫作獲得名聲後,斯特拉為他的作品增添了生動的色彩調色板,並開始塑造他的畫布,以便能夠創造出不造成未使用表面存在的繪畫形式。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他持續挑戰美學空間的界限,創作出將三維現實呈現為觸覺的、客觀的事物,而非幻覺的畫作。

雖然斯特拉(Stella)廣泛且多面向的作品體系經歷了多次演變,但它始終反映了他對藝術作為物件的核心信念。他的努力對於如後畫派抽象極簡主義、波普藝術和光學藝術等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他思考的遺產在於,我們知道在獨特藝術作品的實體存在中所體驗到的珍貴本質。一張斯特拉作品的照片是不足夠的。只有物件本身才足夠。無論我們喜不喜歡這件作品都是無關緊要的。作品本身是不可否認的。

特色圖片: Frank Stella - Jill, 1959, 噴漆於畫布上, 90 x 78 吋。© Frank Stella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