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另一種藝術 - 戰後巴黎的抽象藝術》在 Levy Gorvy

Un Art Autre - Abstraction in Postwar Paris at Levy Gorvy

《另一種藝術 - 戰後巴黎的抽象藝術》在 Levy Gorvy

在1952年,法國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米歇爾·塔皮耶(Michel Tapié)創造了「Un Art Autre」這個詞,意指「另一種藝術」,用以指代他在抽象藝術中所感知到的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偏離了理性,朝向自發性。這一趨勢不僅在塔皮耶所處的法國顯現出來,然而在1950年代和60年代,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都前往法國,分享他們對這一美學現象的探索。有些是二戰的老兵,他們在戰後留在歐洲,或是回到那裡學習和工作。其他人則是被一座城市和文化重建的興奮所吸引。利用巴黎獨特的「咖啡文化」,這個國際藝術家和思想家的集體自由地分享他們的想法,創造出一個令人興奮的原始場景。這種迷人的文化目前是倫敦Levy Gorvy畫廊展覽的主題,該展覽以塔皮耶所命名的運動命名。「Un Art Autre」展出了五位畫家的22幅畫作——皮埃爾·蘇拉傑(Pierre Soulages)、趙無極(Zao Wou-Ki)、讓·保羅·里奧佩爾(Jean Paul Riopelle)、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和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他們在1950年代和60年代的某個時期都曾以巴黎為家。這些藝術家分別代表法國、中國、加拿大和美國,他們各自帶來了個人主義的世界觀和個人歷史。每位藝術家對繪畫和生活的關係都截然不同。然而,他們都渴望與某種直覺和自由的東西建立聯繫。這五位藝術家並不是從戰後歐洲演變而出的「另一種藝術」的唯一聲音,但在這次展覽中一起欣賞他們的作品,確實提供了一個深刻的切入點,讓人了解他們所屬的運動。這也給當代觀眾提供了一個機會,檢視這一運動與同時期在其他地方出現的類似趨勢之間的差異,例如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

彩色與黑白

今天,皮埃爾·蘇拉傑被許多人認為是當今最偉大的畫家。他因其優雅且常常情感強烈的黑色畫作而受到喜愛。即使在戰後,蘇拉傑在巴黎首次發展他獨特的聲音時,他對黑色在畫作中如何運作有著深刻的理解。他並不將其視為展示黑暗的方式,而是將其視為“創造光”的方式。通過將光澤和啞光的表面對比,並在畫布的黑白區域之間創造關係,他為光與質感和色調的互動創造了機會。畫布不同區域之間的關係是使他的畫作如此明亮的部分原因。在這次展覽中,我們看到了他的五幅畫作。儘管在像“畫作 195 x 130 cm, 1957年2月3日”(1957)和“畫作 195 x 155 cm, 1957年2月7日”(1957)這樣的畫作中,它們的構圖結構緊湊,但其生動的黑色和強烈的筆觸使其表面充滿生命。它們絕非純黑,但赭石、藍色和白色的相互作用使黑色更加閃耀。

喬安·米切爾 無題 畫作

喬安·米切爾 - 無題,1957年。油畫,畫布。69 x 58 1/2 英寸 (175.2 x 148.5 公分)。私人收藏,聖巴巴拉。© 喬安·米切爾遺產。

顏色關係對於瓊·米切爾來說也至關重要,她的四件作品參展於此次展覽。這四件作品——對於大多數訪客來說可能都是全新的,因為它們完全來自私人收藏——展示了米切爾通過她的色彩調色板傳達情感色調的高超能力。我們在她的作品中看到的顯然是某種「自然」的東西,儘管這些畫作完全是抽象的。這種自然感因米切爾在頻繁造訪並最終移居法國期間所發展出的幾乎狂喜的手勢風格而愈加強烈——這種風格在此次展覽的作品中得到了美妙的體現。她的構圖是展覽中所有作品中最鬆散和自由的感覺:這是她在繪畫時渴望消失於自我之中,並基於她對自然世界的個人記憶捕捉某種個人感受的見證。

薩姆·弗朗西斯·阿爾克伊爾畫作

山姆·弗朗西斯 - 阿爾克伊爾,1956/58。油畫。80 3/4 x 76 英寸 (205.1 x 193 公分)。密爾德里德·萊恩·肯珀藝術博物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由理查德·K·韋爾夫婦贈送,1962年。© 山姆·弗朗西斯基金會,加利福尼亞 / DACS 2019.

全範圍的衝動

Jean Paul Riopelle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他在1950年代早期方法上的劇變。展覽中最具辨識度的作品是《抽象(橙色)》(1952)。這是展覽中較大的作品之一,其狂熱的手勢動作立即讓人聯想到與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如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最常聯繫在一起的潑墨畫。在後來的作品《橫向,黑與白》(1955)中,我們看到Riopelle構建了一種更為深思熟慮的技術,筆觸緊湊、精確,充滿焦慮感,同時仍然保留著使他的作品充滿活力的衝動能量。在衝動尺度的幾乎相反端,我們看到趙無極的三幅崇高畫作。它們柔和的調色板和均衡的構圖和諧展現了一位畫家在自由表達與沉著冷靜之間取得了美妙的平衡。

讓·保羅·里奧佩爾《橫向,黑白畫》

讓·保羅·里奧佩爾 - 橫向,黑白,1955年。油畫於畫布上。28 3/4 x 36 1/4 英寸 (73 x 92 公分)。照片:Øystein Thorvaldsen。亨尼·翁斯塔德藝術中心收藏,霍維科登,挪威。© SODRAC,蒙特利爾和 DACS,倫敦,2019年。

我對這次展覽中最不熟悉的畫家是山姆·弗朗西斯。在展覽中看到他的五幅作品後,我感覺還有很多關於他的東西需要學習。一幅無題的橙色、黃色和藍色的作品所帶給我的輕盈虛幻感,讓我想起了海倫·弗蘭肯塔勒,而他的《藍色系列第一號》(1960)則立即讓我聯想到伊夫·克萊因。還有另外兩件作品——《構圖》(約1957-58年)和《無題》(1959)——提供了更明顯的東西:一種幾乎是電流般的興奮感,彷彿我真的在看波動和流動的圖片。事實上,這些概念正是這次展覽所要表達的關於1950年代和60年代在巴黎出現的“另一種藝術”的核心。這種藝術很難準確界定,也難以命名,但它是一種以變化的能力和放手的意願為特徵的藝術。《另一種藝術》在Levy Gorvy London展出,至2019年7月5日。

特色圖片:趙無極 - 16.09.69, 1969年。油畫。31 7/8 x 51 3/16 英寸 (81 x 130 公分)。私人收藏。© DACS 2019.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Phillip Barcio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