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本·海勒是抽象藝術的重要人物
本·海勒,20世紀藝術的巨擘之一,於93歲時去世。海勒並不是一位藝術家——他是一位商人,在紡織業中賺取相對謙遜的收入。他所做的,是用他能夠負擔的微薄資金進行投資,這使他成為藝術界的傳奇。他是最早投資於抽象表現主義者作品的收藏家之一。諷刺的是,海勒起初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感到害怕。他的第一筆重大購買是一幅喬治·布拉克的小作品,因為他想擁有一件“重要作品”,由一位已成名的藝術家創作。一次在東漢普頓與傑克遜·波洛克的偶然相遇改變了他的觀點。海勒最終與波洛克及其妻子李·克拉斯納成為朋友。在一次造訪他們東漢普頓家的時候,他立刻被他所看到的畫作所打動。他問波洛克是否願意出售其中一幅作品——“1950年作品31號”,波洛克答應了。後來,海勒、波洛克和克拉斯納坐在草地上看日落,當時清醒的波洛克談到他感到多麼平靜,彷彿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決定“之一”應該是海勒所購買的畫作的副標題。海勒為這幅畫支付的價格是8,000美元——對於當時來說是一筆可觀的數目。隨後,他又支付了3,500美元購買第二幅畫,名為“回聲”。波洛克免費送了第三幅畫,“1952年作品6號”。海勒很快意識到,與這些當代作品一起生活是多麼美妙,並開始收藏各種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特別是其他抽象表現主義者。海勒並不知道,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他對當代藝術的相對天真的探索將使他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並使那幅布拉克成為他收藏中最不具價值的作品之一。
澳洲爭議
Heller 和 Pollock 變得如此親近,以至於 Krasner 曾經提到她的丈夫認為 Heller 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在 Pollock 去世一年後,Heller 以 32,000 美元的可觀價格購買了巨大的《藍色極》(1952)。Heller 將這幅畫安裝在他的家中,他和他的妻子及孩子們與它共同生活了近二十年。他們在它旁邊共進晚餐,接電話。孩子們的朋友們在它周圍玩飛盤,Heller 從未感到不悅。這幅畫成為他們家庭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部分,以至於當 Heller 在 1973 年宣布他將以當時創紀錄的 200 萬美元(美金)將畫作出售給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時,家人感到震驚。在 2015 年接受 ABC News 訪問時,女兒 Patti Adler 回憶道:“沒有什麼比《藍色極》離開家更讓我們痛苦的了。我們都聚集在客廳,圍著房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對於與它共同生活的感受,以及對於它離開的感受。”
傑克遜·波洛克 - 藍色極, 1952。油畫、琺瑯、鋁漆、玻璃於畫布上。212.1 x 488.9 公分。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堪培拉。1973年購得。©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ARS
這次的銷售不僅讓海勒家族感到痛心,也震驚了整個澳大利亞,並且也激怒了許多美國人。當時國家畫廊的主任詹姆斯·莫利森不得不請求總理高夫·惠特拉姆批准這筆購買,因為價格過於高昂。總理因批准這筆開支幾乎遭到普遍嘲諷,不僅因為這個歷史性的價格點,還因為這是為一幅抽象畫支付的,此外,這幅畫還是由一位美國人創作的。美國人感到憤怒,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正被贈予給一個外國。儘管如此,海勒只是表示他認為這筆銷售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將使更多人能夠欣賞這幅畫,並且會提高國際對美國抽象藝術的認識。今天,澳大利亞人將《藍色極線》視為一個心愛的國家珍寶。這也被證明是一項良好的投資,目前估計價值約為3.5億美元。
弗朗茨·克萊因 - 首席,1950年。油畫。58 3/8" x 6' 1 1/2" (148.3 x 186.7 cm)。由大衛·M·索林格夫婦贈送。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弗朗茨·克萊因遺產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海勒效應
除了波洛克的作品外,海勒還收藏了馬克·羅斯科、克利福德·斯蒂爾、威廉·德·庫寧、阿道夫·戈特利布、弗朗茲·克萊因、羅伯特·馬瑟維爾、巴納特·紐曼以及許多其他中世紀傳奇的抽象畫作。他最終將許多作品捐贈給各種受人喜愛的文化機構。例如,當你去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時,欣賞巴納特·紐曼的《英雄主義的崇高》(1950)中充滿活力的紅色和崇高的“拉線”,你可能會注意到這是本·海勒夫婦贈送給博物館的作品。或者如果你參觀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的克利福德·斯蒂爾博物館,你可能會看到類似的獻辭,甚至注意到正是海勒最初在斯蒂爾去世後將他的遺產未妥善處理的情況引起了藝術愛好者的注意,並幫助推動了最終促成該博物館成立的努力。
馬克·羅斯科 - No. 5/No. 22, 1950(背面標註1949年)。油畫,畫布。9' 9" x 8' 11 1/8"(297 x 272 cm)。藝術家贈送。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1998 凱特·羅斯科·普里澤爾和克里斯托弗·羅斯科 / 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儘管如此,除了想像海勒和他的家人在他們多年來佔據的上曼哈頓各個公寓中,悠閒地與數十件傑作共度時光的樂趣外,我不禁也要提出一個挑戰性問題:為什麼海勒所收藏的作品中有如此多是白人男性創作的?如果那是一幅李·克拉斯納的畫作,或是一幅諾曼·路易斯的畫作,海勒在1973年將其出售給NGA,這對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毫無疑問,海勒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僅僅是根據他所看到的喜好來購買作品。然而,當我們現在回顧並思考為什麼女性和有色人種藝術家經常被貶低時,我們應該記住海勒的例子。決定哪些藝術家能在桌上有一席之地的,不僅僅是藝術經銷商和策展人。海勒是一個重要的例子,不僅展示了收藏家如何為他們那一代的藝術家提供真正的物質支持,也展示了即使是一位收藏家也能對文化產生影響的力量。
特色圖片:傑克遜·波洛克 - 《回聲:第25號,1951年》油漆畫於畫布上。7' 7 7/8" x 7' 2" (233.4 x 218.4 cm)。通過莉莉·P·布利斯遺贈(以交換方式)和大衛·洛克菲勒夫婦基金獲得。保護工作得到了美國銀行藝術保護項目的支持。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Phillip Bar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