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誰怕傑克遜·波洛克?

Who's Afraid of Jackson Pollock?

誰怕傑克遜·波洛克?

我不畫自然。我就是自然。- 傑克遜·波洛克

評判一件藝術作品的力量的一種方式是衡量有多少人對它感到憤怒。仇恨、厭惡、困惑和憤怒是原始的情感。要喚起人類這些感受,真正激怒他們,藝術作品必須與某些個人事物產生聯繫。

自史前洞穴畫家首次留下痕跡以來,鮮有畫家能像傑克遜·波洛克一樣引發如此持續的憤怒。特別是,波洛克那超過60年的手勢抽象畫(又稱潑墨畫、行動畫或滴畫)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爭議的藝術作品之一,既被厭惡又被喜愛。

你覺得怎麼樣?

在一幅像波洛克的《1A號,1948年》這樣的作品前站一小時,這幅68" x 8' 8"的滴畫,您可能會感覺自己像是在偷聽一場團體治療會議。觀眾會說:"我也可以做到這個,"或"我6歲的孩子也可以做到這個。"有些人會說:"你叫這個藝術嗎?"或"這是個笑話嗎?"或宣稱:"這太可怕了!"還有一些人則覺得這件作品美麗、冥想、超然或深刻。甚至有些人會因此流淚。

人們在「1A號,1948年」中看到了自己。這幅作品以及波洛克的許多其他行動畫作不僅喚起情感反應;它們是情感的具現。當觀眾面對這些作品時,會感受到某種東西。這就是為什麼在他去世60年後,波洛克仍然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討論的藝術家之一。

美國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的藝術與生活

傑克遜·波洛克 - 《第1A號》,1948年。油畫和琺瑯漆於畫布上,68″ x 8’8″。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購藏。© 2013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他為什麼這麼做?

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辦他們龐大的傑克遜·波洛克收藏展。"傑克遜·波洛克:1934–1954年收藏調查"將持續到2016年5月1日。這個展覽探討了藝術家不斷演變的風格,從他較具具象的早期作品開始,最終以他成名(或臭名昭著,視你的感受而定)的變革性手勢畫作作結。

抽象藝術的定義本質,即使它與以往的方法有所不同,是它不再努力呈現一個可識別的形象,如物體、風景或人形,而是努力創造新的意象,以激發觀眾的情感反應。抽象表現主義受到超現實主義和二戰後心理學的影響,擴展了這一目標,希望不僅能激發觀眾的情感反應,還能在潛意識、無意識或原始層面上影響他們。

美國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的現代藝術畫作與生活

傑克遜·波洛克 - 無題(動物與人物),1942年。水粉和墨水於紙上。22 1/2 x 29 7/8" (57.1 x 76 公分)。唐納德·B·斯特勞斯夫婦基金。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抽象表現主義者運用了多種技術,以尋找他們希望能夠將觀眾與潛意識自我連結的隱藏圖騰意象。透過多樣的方法和媒介,他們進行了個人且充滿激情的嘗試,旨在表現原始意象並將其轉移到畫布上。波洛克的標誌性潑墨技術在實現抽象表現主義目標方面如此成功,以至於它成為了這一運動的象徵。這種技術對於公眾理解抽象表現主義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手勢抽象常常被用來互換描述這種風格。

波洛克的方法涉及將薄漆倒、潑灑和澆灌在畫布上。使用刷子或棍子時,他會將工具稍微懸停在畫布上,而不是直接接觸。其不受限制的身體性對最終產品至關重要。他不僅與材料合作,還與重力、動量和心靈等力量合作。行動繪畫提供了一種擺脫對圖像創作的限制性觀念的方法。這並不是第一代抽象表現主義者所使用的唯一技術,但它成為了最持久和最具辨識度的技術。

美國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的生活與藝術畫作

傑克遜·波洛克- 《火焰》,約 1934-38。油畫,裝裱於纖維板上。20 1/2 x 30" (51.1 x 76.2 cm)。恩妮德·A·霍普基金。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時間的摧殘

當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為其當前的波洛克回顧展做準備時,博物館開始了恢復幾件作品的繁瑣過程。自1970年代初以來,對這些作品的唯一維護就是偶爾的除塵。三件作品的恢復工作,包括《回聲》、《一》和《1948年1號》,花費了團隊約18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工作始於對畫作表面的仔細清潔。接下來,暴露的畫布區域被分析以檢查損壞並進行細緻的修復。然後,顏料層被分析並與之前的圖像和作品的描述進行比較。在顏料損失的地方,這些區域被系統地處理。最後,畫架得到了支撐和修復。

這些作品的修復使它們恢復了生機與光彩。它們擁有巨大的能量,讓人不禁思考目睹它們全新時的感受。接觸到他修復過的行動畫作重申了為什麼波洛克如此具爭議性且如此受歡迎。這些藝術作品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某種情感。它們將我們與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連結起來,那是既古老又現代的。它們暗示著我們的本質,以及我們可能成為的樣子。它們是混亂的、醜陋的、複雜的、層次分明的,卻又是美麗的,就像我們一樣。

特色圖片:傑克遜·波洛克 - 《速記圖形》,1942年。油畫,亞麻布。40 x 56英寸(101.6 x 142.2厘米)。沃爾特·巴雷斯夫婦基金。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Category:Art History

Damien Hirst: The Ultimate Guide to Britain's Most Provocative Contemporary Artist

Damien Hirst stands a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nfluential figures in contemporary art, whose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mortality, science, and commerce has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

閱讀更多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