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繪畫如何改變藝術
如果「行動繪畫」這個詞聽起來令人困惑,那可能是因為它似乎包含了一種冗餘。繪畫本身就意味著行動。是否存在不行動的繪畫?但無論繪畫是一種行動的事實,還是繪畫源於行動的事實,都與行動繪畫的定義關係不大。事實上,行動繪畫根本不關乎行動或繪畫。它關乎一種心態。藝術評論家哈羅德·羅森伯格在1952年創造了「行動繪畫」這個詞,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行動畫家》的文章。這篇文章試圖解釋羅森伯格認為在一小群美國抽象畫家的心態中發生的根本變化。這些畫家並不是將繪畫視為創造圖像,而是利用繪畫的行為來記錄他們在畫布前演繹的個人、直覺和潛意識的戲劇結果。他們將畫布視為舞台。他們是演員,而顏料則是記錄事件證據的方法。在他的文章中,羅森伯格不僅指出了這種方法的新穎性,還完全將注意力從繪畫作為物體轉移,宣稱對行動畫家來說,唯一重要的就是創造的行為。
物體性之終結
在羅森伯格的觀察之前,沒有任何受人尊敬的藝術評論家曾經在書面上提出過藝術家的工作目的不是創造某種具體的東西。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成為藝術家的目的就是創作藝術作品。但羅森伯格觀察到的像傑克遜·波洛克、弗朗茲·克萊因和威廉·德·庫寧這些畫家,並不是專注於創造物品。相反,他們專注於作為畫家的自身過程。他們將重心放在與自己潛意識的連結行為上,而不是成品。這幅畫對他們來說僅僅是記錄那種連結所產生的效果的一種方式。
想像一下被蒙住眼睛,手裡拿著畫筆,然後被告知要在迷宮中找到出路,同時將畫筆沿著牆壁的表面滑動。最終在牆上留下的痕跡不會是一種美學成就,而更像是你旅程的記錄。這就是羅森伯格觀察的根源:行動畫家們並不是在創造圖像;他們是在對自己內心旅程的外在記錄。
傑克遜·波洛克 - 第8號,1949年,1949年。油畫、琺瑯和鋁漆於畫布上。34 × 71 1/2 吋;86.4 × 181.6 公分。美國藝術聯盟。© 2020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行動繪畫技術
當一位畫家著手創作一幅特定圖像的畫作時,所使用的工具和技術需要為畫家提供盡可能多的控制權。但如果畫作的重點不是創造一個特定的、預先確定的圖像,而是創造一個抽象的視覺遺跡,反映一個心理-生理事件,那麼畫家在工具和技術上可以享有更多的靈活性。由於行動繪畫關乎自發性,並能夠通過身體動作無縫地傳達每一個潛意識的直覺,因此任何妨礙自由和本能的事物都必須被拋棄。
行動畫家傑克遜·波洛克拋棄了傳統的準備和支撐,改為直接在鋪在地板上的未上漆畫布上作畫。他放棄了傳統工具,選擇用他手邊的任何東西來塗抹顏料,包括房屋油漆刷、棍子甚至赤手空拳。他經常將顏料直接從容器中甩、倒、潑和滴在他的畫布上。他使用了任何方便的媒介,包括各種液體顏料,以及破碎的玻璃、香煙屁股、橡皮筋和他本能所指揮的其他任何東西。
傑克遜·波洛克- 壁畫,1943年。油畫和酪蛋白畫布。95 7/10 × 237 1/2 吋;243.2 × 603.2 公分。古根海姆博物館比爾包。比爾包
大動作
除了在媒介、工具和技術上自由外,行動畫家們也擺脫了自身肉體的束縛。弗朗茲·克萊因的行動畫作完全關乎身體的動作。克萊因在畫布上每一筆大膽的痕跡都是他全身心投入運動的瞬間的記錄。而印象派的筆觸則是如此微妙,僅僅是手腕的輕輕一抖,克萊因的筆觸卻是整隻手臂或整個身體的用力揮動,受到他內心深處的引導。
波洛克經常根本不與畫布接觸。相反,他依賴於動量和身體的動態運用,創造速度和力量,將媒介投射到空間和表面上。通過不因與表面的接觸而妨礙他的運動,他與自然的力量進行了合作,這導致了自由流動、優雅且有機的痕跡。在某種意義上,波洛克和克萊因的手勢不僅僅是在創造痕跡,他們還在製造衝擊。就像隕石坑一樣,這些衝擊不僅因其外觀而受到欣賞,還因為造成它們的原始、古老的自然力量。
弗朗茨·克萊因 - 馬霍寧,1956年。油畫與紙拼貼於畫布上,80 × 100 英寸(203.2 × 254 厘米)。美國藝術惠特尼博物館,紐約;由惠特尼博物館藝術朋友會資助購得 57.10。© 2020 弗朗茨·克萊因遺產 / 藝術家權利協會(ARS),紐約
《盡責的潛意識》
行動繪畫的興起並不是一個謎。它在二戰後的美國文化背景中有著邏輯根源。整個美國社會正在從戰爭中恢復,並適應一種奇怪的新現代現實。在努力理解自己和他們的世界的過程中,人們對心理學的興趣日益增加,特別是圍繞潛意識和無意識思想的觀念。在美國行動畫家的心中,這些觀念與超現實主義者所做的自動繪畫工作直接相關,這涉及讓身體根據受到無意識衝動啟發的反射性動作來創造標記。
他們的思維也與北美原住民文化中的圖騰藝術所發現的原始傳統相連。圖騰藝術與一種信念有關,即人們通過某些自然物體或擁有精神或神秘力量的存在,彼此相連,與歷史以及自然和精神世界相連。行動畫家希望通過他們直覺的、潛意識的繪畫風格,能夠引導出觀眾能夠在其過程的美學遺物面前產生共鳴的圖騰意象。
Jaanika Peerna - 小漩渦 (Ref 855), 2009。顏料鉛筆於聚酯薄膜上。45.8 x 45.8 公分
行動繪畫的遺產
行動繪畫所賦予未來藝術家們的禮物的珍貴性無法被過分強調。哈羅德·羅森伯格深思熟慮的觀察啟發了現代藝術的巨大變革。他用言語表達了過程比產品更重要的思想。他證明了旅程確實比目的地更重要,或者如果這聽起來太陳腔濫調,他證明了在畫家的創作行為過程中展開的戲劇比該過程所產生的遺物更為重要。
羅森伯格的覺醒使隨後幾代藝術家擺脫了僅僅將他們的作品視為「產品製作」的思維。他們可以參與實驗性過程,並全心專注於思想。他們獲得了在不必預測最終結果的情況下開始的許可。若沒有這種藝術家意識的轉變,我們就無法享受「事件」或概念藝術家的作品或Fluxus運動。我們也無法體驗土地藝術的短暫、瞬息萬變的奧秘。我們永遠無法享受替代藝術空間運動的成果。在許多方面,正是行動繪畫使藝術家能夠將焦點從他們究竟要去往何處轉移,並提醒自己,藝術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往往是他們如何到達那裡。
特色圖片:傑克遜·波洛克 - 灰色彩虹,1953年。油畫布。72 × 96 1/10 吋;182.9 × 244.2 公分。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 2020 波洛克-克拉斯納基金會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