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与共情:威廉·沃林格的基础著作》
对于任何有兴趣了解精神性如何与抽象艺术相关联的人来说,《抽象与共鸣:风格心理学论文》(1907年)由威廉·沃林格撰写,是一本必读之作。它与瓦西里·康定斯基的《艺术中的精神性》(1911年)在同一条线上,后者常被艺术学校引用,作为研究抽象发展学生的基础文本。尽管这两本书都一般性地涉及艺术与精神性的话题,但它们在处理这一主题时的方式却大相径庭。康定斯基在他的书中清晰地阐述了他关于音乐与精神性之间关系的观点,并传达了他希望通过抽象视觉艺术表达这种关系的意图。沃林格并没有写关于视觉艺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但他确实探讨了抽象与精神性之间的关系。他还讨论了20世纪初人们对抽象艺术的偏见。当时的主流态度是,抽象艺术不如具象艺术受到尊重。大多数评论家、教师和策展人认为,只有那些没有能力完美复制自然的艺术家才会转向抽象。我们现在知道,这显然并非事实。早期抽象艺术中最著名的名字——从康定斯基到马列维奇,再到毕加索,再到蒙德里安,再到乔治亚·欧姬芙——在自然主义绘画方面都极为出色。他们之所以转向抽象,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寻找不同的、更真实的自我表达方式。通过《抽象与共鸣》,沃林格赋予了抽象艺术家继续他们先锋追求的信心,成功地论证了抽象在意义和价值上与写实艺术是平等的。他进一步证明,抽象是人类与精神世界连接的基本表达,并将其确立为人类创造力的基石。
同理心 VS. 抽象
当一位艺术家画出模仿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图画时,可以说这位艺术家表达了同理心。他们通过复制对象来展示与其主题的同理关系。但在我们中的任何人学会画出与周围实际物体相似的图画之前,我们首先学会了涂鸦。涂鸦是一种冲动。涂鸦并不那么多地模仿现实,而是表达一种感觉;一种冲动;一种能量。即使在我们学会在画作中复制现实之后,我们仍然保持着那种最初的涂鸦冲动。有时我们甚至会欣赏我们的涂鸦。我们思考它的特质。我们用手指抚摸笔留下的印记;我们闻着墨水的气味;我们翻过页面,注意到纸张的半透明性,墨水的颜色在这一面看时的变化。无数其他的感官体验发生,因为涂鸦体验中固有的意识是我们做了某件事。我们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之前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创造了。
我们从创造中感受到的快乐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我们是绘画、唱歌、跳舞、建造、雕刻、缝纫、烹饪、打斗、交谈、写作,还是进行任何其他类型的想象活动,这种快乐都能被感受到。在《抽象与共情》中,沃林格将创造性快乐定义为人类体验的本质。他追溯其起源至人类手中创造的最古老的已知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他指出这些古代艺术作品中有些模仿现实,但大多数并不如此。大多数是抽象的标记、图案和形式。他指出,纵观历史,这一直是如此: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并存。古埃及人的金字塔并不是由缺乏复制自然才能的工匠创造的原始形式。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埃及的绘画充满了美学现实主义。金字塔并不现实,因为它们并不是对共情的尝试。它们是试图与未知的事物连接。它们是对超越的尝试。沃林格认为,所有的抽象都是对同一冲动的表达,即调和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与某种不可知的事物:精神。
放弃有机生命
人类似乎永远不愿面对的一个痛苦事实是,一切都会死亡。人类知道我们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但我们却被迫放弃它,因为它与我们对持久、安全和控制的需求相悖。在《抽象与共情》中,沃林格指出,我们对有机本性的接受与否定之间的争执,是我们在艺术中同时运用共情和抽象的原因。他说:“对共情的需求和对抽象的需求是人类艺术体验的两个极点。”当我们创作与我们所知的客观生命相似的艺术时,我们是在向宇宙投射一种物理上的依附。相反,当我们创造抽象艺术时,我们是在投射“对宇宙的心理态度。”
沃林格在撰写《抽象与共鸣》时构建的哲学框架,已经被依赖了一个多世纪,以帮助提升抽象艺术的公众地位。沃林格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有一种基本的需求去表达我们内心相信精神存在的那一部分。他为我们提供了语言,帮助我们谈论我们直觉中关于这个生命和宇宙的一些无法解开的奥秘。这些奥秘促使一些艺术家试图理解每个物体、每种材料和每个过程可能潜藏的隐藏意义。《抽象与共鸣》及其哲学可能无法向怀疑者解释任何一件特定抽象艺术作品的意义,但它可以帮助解释人类对抽象的意愿来源,将其框架化为以更精神的方式表现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
封面图:抽象与共情:风格心理学论文,威廉·沃林格著。书籍封面。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