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安·格里斯邊緣的抽象
與立體主義最常聯繫在一起的兩位藝術家是巴勃羅·畢卡索和喬治·布拉克。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正是他們發明了這種風格,並最熱情地追求其表現可能性。但被稱為第三位立體主義者的胡安 格里斯,則被認為是解釋立體主義的人,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使其被主流文化所接受。畢卡索和布拉克在態度和藝術方法上與格里斯有所不同。他們追求的東西與他們所使用的風格幾乎無關。另一方面,格里斯則是有條不紊且分析性的。他追求立體主義正是因為其風格特質。對於畢卡索和布拉克來說,立體主義是一種激情的表現。對於胡安·格里斯來說,這是一種品味的問題。
插畫家胡安·格里斯
胡安·格里斯於1906年以19歲的年齡抵達巴黎。雖然他在家鄉馬德里學習過繪畫,但他並不一定打算成為一名畫家。他是一位技藝高超的插畫家,在馬德里和巴黎都靠提交插圖和漫畫給各種出版物謀生。其中一些漫畫的內容,特別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所畫的,曾被用來暗示格里斯是一位無政府主義者或左翼激進分子。但他的私人信件則表明,他是一位斯多卡哲學的知識分子,想要完全遠離政治。他在激情上的錯誤證明了他作為他人思想插畫家的才華。
這種精確的才能在格里斯的立體派之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搬到巴黎不久後,胡安·格里斯搬進了與畢卡索相同的建築。他經常拜訪這位同胞,親眼目睹了畢卡索所做的許多藝術進展。與格里斯不同,畢卡索自豪地反戰,並常常在他的作品中包含政治聲明。雖然這種熱情或許未能影響格里斯,但畢卡索所做的形式方面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約在1910年,受到其美學特質的啟發,格里斯開始創作自己的立體派圖像。他能夠吸收大量信息,迅速分析並解釋,這在他的努力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因為這使他能夠專注並增強使立體派獨特的特定抽象美學元素。
繪製硬線
胡安·格里斯專注的最重要的美學特徵之一是使用堅硬、實心的線條。巴勃羅·畢卡索和喬治·布拉克都在努力捕捉某種感覺。他們想要描繪一種增強的現實印象,讓觀眾從多個不同的同時視角看到某物。他們希望他們的圖像能夠捕捉到人們真實體驗現實的運動性和多樣性。為此,他們不僅將圖像劃分為不同的平面以代表不同的視角,還將這些平面融合在一起,淡化線條並混合顏色,以增強動態感。
胡安·格里斯放棄了對動態的追求,轉而使用硬線條和明確的形狀。他純粹專注於展示不同視角的概念,擁抱這一美學元素的抽象特質。格里斯並不是在暗示運動,而是畫出靜態的構圖,將其劃分為幾個部分;他從新的視角分析每個部分,並以精確的二維方式進行繪畫。這一美學選擇突顯了立體主義的一個純形式元素,並完全扁平化了畫面架構。這是他與巴勃羅·畢卡索和喬治·布拉克作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
胡安·格里斯 - 《格子桌布的静物》,1915年。油画和石墨在画布上。45 7/8 x 35 1/8 英寸(116.5 x 89.2 厘米)。伦纳德·A·劳德立体主义收藏,购买,伦纳德·A·劳德赠品,2014年。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左)/ 胡安·格里斯 - 《吉他与眼镜》,1914年。粘贴纸、彩色水粉和蜡笔在画布上。36 1/8 x 25 1/2 英寸(91.5 x 64.6 厘米)。尼尔森·A·洛克菲勒遗赠。956.1979。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 2019 艺术家权利协会(ARS),纽约 / ADAGP,巴黎(右)
立體主義的畫作
除了使用硬線條外,胡安·格里斯在光線的處理上也與畢卡索和布拉克有所不同。在他們的畫作中,他們從各種不同的視角捕捉光線,這種選擇常常導致呈現出一種難以理解的多重光源,分佈在同樣多的不同平面上。格里斯則保持一個光源均勻地照亮多個視角。這一變化使他的畫作具有更清晰的定義和插圖質感,突顯出圖像是故意抽象化的,純粹出於美學目的。
胡安·格里斯(Juan Gris)也使用了明亮、鮮豔的色彩調色板,這與畢卡索(Picasso)和布拉克(Braque)的風格大相徑庭,使他的作品對大眾來說更加清晰易懂。在他於1924年發表的講座中,他表示所有這些形式上的選擇都是故意的,因為它們展示了立體主義的理論。他希望重點放在風格上。他說他並不是試圖傳達現實感。相反,重點應該放在工藝上。換句話說,雖然畢卡索和布拉克創作了立體主義畫作,但格里斯則是在創作關於立體主義的畫作。
胡安·格里斯 - 餐櫃,1917年。油畫於膠合板上。45 7/8 x 28 3/4" (116.2 x 73.1 cm)。尼爾森·A·洛克菲勒遺贈。957.1979。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 2019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 ADAGP,巴黎 (左) / 胡安·格里斯 - 吉他與煙斗,1913年。油畫與炭筆於畫布上。64.7 x 50.1 cm。25.5 x 19.7 in。達拉斯藝術博物館 (右)
絕對性與相對性
立體主義的另一個主要元素是它是第一個將拼貼元素納入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畢卡索和格里斯都將拼貼元素融入他們的作品中,特別是他們都常常在作品中使用報紙剪貼。再次強調,這是畢卡索利用立體主義技術在畫作中表達更大意義的關鍵方式之一,而格里斯則利用立體主義技術來闡述立體主義本身的抽象概念。例如,將1912年的畢卡索拼貼作品La Bouteille de Suze與1914年的格里斯拼貼作品Breakfast進行對比。
兩者都包含拼貼報紙元素。在畢卡索的拼貼中,報紙剪報包含實際的戰爭新聞。在胡安·格里斯的拼貼中,報紙剪報的標題被改寫,顯示他的名字。畢卡索的作品是在發表政治聲明,因為戰爭新聞插入了咖啡館日常生活的經歷;暴力的真實威脅,所謂的,就在表面上。格里斯則是在發表不同的聲明。場景不在咖啡館,而是在家中,一個私密的世界。新聞不是關於社會,而是關於他自己。
巴勃羅·畢卡索 - 《蘇茲的瓶子》,1912年。粘貼紙、膠彩和炭筆。25 3/4 x 19 3/4 吋。大學購買,肯德銷售基金,1946年。WU 3773。肯珀藝術博物館 © 巴勃羅·畢卡索遺產 /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左)/ 胡安·格里斯 - 《早餐》(Le Petit déjeuner),1914年。膠彩、油畫和蠟筆在切割和粘貼的印刷紙上,並用油和蠟筆畫在畫布上。31 7/8 x 23 1/2 吋(80.9 x 59.7 公分)。通過莉莉·P·布利斯遺贈(以交換方式)獲得。248.1948。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9 藝術家權利協會 (ARS),紐約 / ADAGP,巴黎(右)
重塑立體主義
西班牙雕塑家曼努埃爾·馬丁內斯·烏赫曾說過:“解釋立體主義的那個人是可憐的格里斯。”作者格特魯德·斯坦因是一位熱衷於收藏胡安·格里斯和畢卡索作品的人,她曾說格里斯是唯一能讓畢卡索感到惱火的藝術家。也許畢卡索之所以對他感到如此惱火,是因為格里斯如此渴望解釋畢卡索所認為的無法解釋或不相關的事物。
諷刺的是,到1920年代初,畢卡索接受了胡安·格里斯對立體主義的正式解釋,認同這一切一直都是關於抽象的事物,如線條、形狀和顏色。但也許這種明顯的反轉不應被視為意見的逆轉。或許這句話可以被解釋為一種展示,表明畢卡索和格里斯都可能同意的立體主義最重要的抽象方面:即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一切。
特色圖片:胡安·格里斯 - 《吉他靜物》,1913年。油畫,26 x 39 1/2 英寸(66 x 100.3 厘米)。雅克和娜塔莎·蓋爾曼收藏,1998年。1999.363.28。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