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主義雕塑作為對空間的純粹沉思
極簡主義雕塑是否由一套規則定義?極簡主義雕塑的成功是否與其自身特性有關,還是取決於它如何與周圍環境互動?藝術評論家吉恩·阿波利奈爾曾宣稱,雕塑必須代表自然中的形狀,否則就算是建築。極簡主義藝術家羅伯特·莫里斯將雕塑描述為佔據一個“無用的三維物品”連續體的中間部分,範圍從紀念碑到裝飾品。撇開喜劇價值不談,這兩種說法都無法幫助我們理解雕塑的真正完整本質,尤其是極簡主義雕塑。我們認為,與其被學術定義絆倒,不如保持開放的心態,仔細觀察那些開創其方式的藝術家,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極簡主義雕塑。
極簡主義雕塑的創始人
羅納德·布雷登從小就展現出卓越的繪畫和素描技巧。但他的雕塑作品才使他獲得了名聲和尊重。在1960年代初,布雷登將他的創作從他所創作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轉向製作大型木製物件。有些形狀是可辨識的,比如一個巨大的X,而其他則是抽象的。他並沒有具體說明這些物件是什麼,他只是指出他試圖創造一些具有“存在感”的東西。
Bladen 最早的極簡主義雕塑作品之一名為 White Z。它既不是幾何形狀也不是具象的。它是抽象的,單色的,邊緣銳利且複雜。它對光線有反應,觸感良好,並且放置在地板上。它不是從更大的形狀縮減而來,而是由更小的形狀構成。它擁有自己的格式塔:一個有組織的整體,超越了其部分的總和。
羅納德·布雷登 - 白色 Z,1964,© 羅納德·布雷登遺產
在1966年,布雷登的作品參加了展覽基本結構,與唐納德·賈德、索爾·勒維特、丹·弗拉文、卡爾·安德烈以及其他數十位極簡主義藝術家一起展出。該展覽被認為是極簡主義歷史上的一個定義性時刻。布雷登在展覽中展出了一件作品,一個名為三個元素的三件式雕塑。
這項工作幾乎是宏偉的規模。它改變了它所佔據空間的本質。空間只是一個物體存在和移動的區域。三個元素 在一個空間內創造了新的空間。它成為了空間。它迫使人們不僅思考自身的形狀,還思考其環境的形狀以及周圍其他生物的形狀。
羅納德·布雷登 - 三個元素,1965年,© 羅納德·布雷登遺產
雕塑價值
儘管布雷登的雕塑有著不可否認的「某種存在感」,但當時的一些評論家和觀眾,以及一些藝術家,並不認為它們是雕塑。現有的雕塑定義似乎不適用於這些東西。這正是這些作品如此革命性,並且與當時新興的極簡主義理論如此契合的原因。它們需要對藝術的定義進行精簡。
與其將雕塑定義為某種具象的,或幾何的,或某種從某種材料雕刻而成的,或某種從其他材料鑄造而成的東西,這些物體需要不同的解釋。它們重新定義了雕塑,將其特徵不在於它是什麼,而在於它不是什麼。一幅畫是一個美學物體,由一個作為顏料支撐的表面組成,其目的包含在或通過表面上的顏料傳達。建築是一個為居住而設計的結構。雕塑既不是。它是一個既不是畫作也不是建築的美學物體,但存在於三維空間中。
唐納·賈德 - 無題特定物件,© 唐納·賈德
雕塑與牆壁的關係
極簡主義對雕塑提出的最大挑戰之一是雕塑是否必須放置在地面上。羅伯特·莫里斯曾宣稱,雕塑絕對必須放置在地面上,因為只有在地面上它們才能受到重力的影響,這是雕塑的一個基本特性。但一些與極簡主義相關的藝術家創作的最著名的雕塑物件實際上是懸掛在牆上,或以其他方式利用牆面作為支撐。
唐納·賈德稱他創作的雕塑作品為特定物件。他將它們定義為既不是畫作也不是雕塑。他最著名的許多特定物件懸掛在牆上。它們是三維物體,具有明確的形狀,擁有比例,與光互動,並且是可觸摸的。它們擁有顏色和表面,正如所有物質事物一樣,但它們的目的並不由這些元素來定義,也不一定通過它們來傳達任何東西。
它們是雕塑還是不是?無論我們想玩什麼語義遊戲,Judd 的作品顯然在本質上是雕塑。然而,通過將它們懸掛在牆上,對空間關係提出了新的問題。這些藝術作品並不是利用畫廊的空間來為藝術作品提供背景,而是重新定義了它們所安裝的空間。它們既佔據了環境,又重新排列了環境。它們要求觀眾思考作品的各個部分通過其存在所創造的額外空間。它們甚至通過附著於建築物來質疑建築的角色。雖然不受重力的強迫而貼在地面上,但它們通過對重力的抵抗引起了對重力的注意。
Ellsworth Kelly - Work, © Ellsworth Kelly
變化的形式
其他極簡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如艾爾斯沃斯·凱利和約翰·麥克拉肯,也挑戰了現有的雕塑定義。凱利的形狀單色表面懸掛在牆上,並覆蓋著油漆,但與雕塑的本質相比,卻更接近於雕塑而非繪畫。麥克拉肯的單色“木板”靠在牆上,像繪畫一樣利用牆面作為支撐,但主要依賴於地板。
儘管這些極簡主義藝術家都努力定義他們所做的事情,並針對如何定義他們的雕塑藝術作品進行辯論,但在這個主題上仍然有很多討論的空間。當代極簡主義藝術家丹尼爾 Göttin是許多繼續探索這個鬆散定義的美學區域的藝術家之一。作為一位多學科藝術家,Göttin創作壁畫、裝置和懸掛在牆上的幾何三維抽象物件。
他的牆面物件擁有的表面要麼是上漆的,要麼是覆蓋在其他工業媒介上,但它們並不僅僅由其上漆的表面所定義,這些表面並不傳達任何具體的內容。它們是雕塑性的,卻平坦地懸掛在牆上。在它們的背後和內部,空間被創造和重新定義,而我們對周圍空間的體驗因它們的存在而重新被詮釋。
John McCracken - work, © John McCracken
簡單並不簡單
極簡主義雕塑教會我們的關鍵課程之一是標籤的語義是無關緊要的。我們在這些作品中找到的意義,來自於它們邀請我們思考空間的方式,而不是我們稱呼它們的方式。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回到了這一簡單啟示的純粹性,即它們和我們一樣,佔據空間、擾亂空間、包含空間、定義空間、為空間提供背景並為空間帶來秩序。
儘管它們看似簡單,但在挑戰和吸引我們的能力上卻是無限複雜的。正如羅伯特·莫里斯所指出的,「形狀的簡單性不一定等同於體驗的簡單性。」
特色圖片:丹尼爾 Göttin - 無題 E,2005,鋁箔貼在波紋紙板上,25 x 25 吋。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