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為空

文章: 抽象藝術的一週 – 純粹感受的首要性

The Week in Abstract Art – The Primacy of Pure Feeling

抽象藝術的一週 – 純粹感受的首要性

在創作他的代表作黑方的十三年後,卡齊米爾·馬列維奇發表了《非客觀世界:超越主義宣言》。在書中,他描述了達到他標誌性抽象風格的經歷。他寫道:“一種解放的非客觀性的幸福感將我引向一片沙漠,”他寫道,“那裡除了感覺,沒有任何真實的東西。”超越主義是一種直接、結構化的非表現性命題。它是幾何抽象的開始。根據這個描述,它可能聽起來學術而無靈魂。但通過他的宣言,馬列維奇將超越主義確認為充滿靈魂和精神的,並將他的畫作語境化為以最純粹、最簡單的方式傳達的人類情感的活生生的表達。直到2016年12月11日,關於馬列維奇的作品和文獻的巨大收藏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普羅基金會展出。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南美洲展出。展覽甚至包括了他幾幅最著名的超越主義作品,如黑圓、黑十字黑方。本週,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展覽,這裡有四個當前的抽象藝術展覽,它們與馬列維奇創造的遺產進行和諧的對話。雖然這些藝術家可能不會將自己視為幾何抽象主義者,但與馬列維奇一樣,他們的視覺語言以簡單、直接的術語表達了感覺的抽象結構。

Jeremy Annear - 獨立展覽,於 Denise Yapp 藝廊,威爾斯

展出至2016年12月3日

抽象的燦爛畫作由Jeremy Annear創作,居於結構與直覺的交匯處。受聖艾夫斯現代主義的影響,Annear創作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形式、顏色和自然環境的光線,特別是他居住和工作的康沃爾地區。儘管他在整個歐洲展出過作品,但這是他在威爾士的首次展覽。

羅伯特·馬瑟威爾:抽象表現主義,於伯納德·雅各布森畫廊,倫敦

展出至2016年11月26日

羅伯特·馬瑟威爾的動態抽象作品與其他任何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作品都截然不同。這次展覽包括了他職業生涯中各種各樣的畫作和拼貼作品,其中包括幾幅大型的準幾何抽象作品。

羅伯特·馬瑟韋爾羅伯特·馬瑟威爾 - 墨西哥窗戶,1974年,壓克力和炭筆於畫布上,照片來源:伯納德·雅各布森畫廊

喬爾·夏皮羅,於多米尼克·萊維,紐約

展出至2017年1月7日

喬爾·夏皮羅的幾何抽象木雕浮雕以某種方式似乎擴大了它們所處的空間。有時完全主導一個環境,有時又親密地邀請觀眾更深入地探索,它們傳達出深思熟慮的結構和微妙的動感。此次展覽展示了夏皮羅在1978年至1980年間創作的作品,以及一個新的in situ裝置。

喬爾·夏皮羅喬爾·夏皮羅 - 在紐約多米尼克·萊維畫廊的裝置展覽,2016年,照片來源:多米尼克·萊維畫廊

NATALIA ZALUSKA,於慕尼黑Klüser 2畫廊

展出至2016年11月19日

波蘭藝術家娜塔莉亞·扎盧斯卡在她的作品中所產生的複雜性和深度,源自一個看似形式主義的出發點。在她的畫作中,她正在探討空間關係、物質性和構圖,然而,作品中散發出一種生動的情感範圍,從懷舊到興奮,再到困惑和悲傷。這是她在畫廊的第二次個展。

娜塔莉亞扎盧斯卡Natalia Zaluska - 在慕尼黑Galerie Kluser的展覽視圖,2016年,照片來源:Galerie Kluser

卡齊米爾·馬列維奇,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普羅基金會

展出至2016年12月11日

與俄羅斯國立博物館合作,此展覽提供了對超越主義創始人生活和工作的前所未有的瞥見。展出的作品包括馬列維奇在其職業生涯中的畫作、雕塑、瓷器、他在話劇《戰勝陽光》中的著名服裝範例以及幾個建築體

卡齊米爾·馬列維奇卡齊米爾·馬列維奇 - 藝術作品,照片來源於普羅基金會

特色圖片:Jeremy Annear - 隨機幾何(輕土),油畫,2015年,照片來源:藝術家及Denise Yapp當代藝術

由 Barcio 作品

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Category:Art Market

10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 to Watch in 2025

South American abstract art is experiencing a remarkable renaissance, propelled by unprecedented market validation and global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This resurgence is not merely curatorial tre...

閱讀更多
The Neuroscience of Beauty: How Artists Create Happiness

藝術與美:神經美學的視角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藝術家一直在尋求定義「美」的本質。像柏拉圖和康德這樣的思想家將美概念化為一種超越的理念或與個人欲望脫離的美學體驗。然而,今天,通過神經美學的視角,出現了一種新的理解:美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生理現象。當一件藝術作品被認為是美的時候,它會觸發特定的神經機制,產生積極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多巴胺的釋放。如果藝術能夠創造「美」,那麼它也可能產生幸福,這一概念深深根植於人...

閱讀更多
Henri Matisse’s The Snail and the Key Qualities of Abstract Art
Category:Art History

亨利·馬蒂斯的《蝸牛》與抽象藝術的關鍵特質

“蝸牛” (1953) 是在馬蒂斯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它被認為是他最後一件重要的“剪貼作品”,同時也是一件傑作。然而對於馬蒂斯來說,他在創作上不知疲倦,這或許只是另一件藝術品,是他在完成後便忘記的東西,以便能夠繼續進行下一件作品。然而對於那些親眼見過“蝸牛”的人來說,這是一幅令人難忘的影像,體現了現代主義抽象藝術的巔峰。這件作品的面積約為三平方米,幾乎是大多數觀眾的兩倍高。它由粘貼在白色背景...

閱讀更多
close
close
close
I have a question
sparkles
close
product
Hello!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product.
gift
Special Deal!
spark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