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抽象與具象 - 阿爾伯特·奧倫的藝術
乍看之下,阿爾伯特·歐倫的許多畫作看起來很複雜,就像視覺上的噪音。它們將具象元素與純粹抽象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它們融合了各種各樣且不斷演變的過程、材料和技術。當我們專注於這些不同的元素時,構圖有時會顯得支離破碎,並且不和諧。但當從更廣泛的視角來考量,不作為最終的視覺陳述,而是作為引發更深層美學反應的觸發點時,他的畫作中會出現一種和諧感。歐倫曾是德國畫家、攝影師和教授西格瑪·波克的學生,他挑戰了具象與抽象之間的界限。他也是德國出生的多媒體藝術家馬丁·基彭貝格的前室友,基彭貝格同樣以探索客觀世界與抽象之間的交集而聞名。他還是畫家克里斯托弗·伍爾的長期朋友,伍爾的作品將大膽的文字信息與抽象相結合,以創造出兩者之間的明確界限,同時暗示它們是相同的。在結合具象與抽象的方式上,歐倫創作的作品與這三位藝術家有著明確的遺產關聯。但它還有一個其他重要且不那麼明顯的相似之處:它比看起來更簡單。
阿爾伯特·奧倫的演變
阿爾伯特·奧赫倫於1954年出生於德國克雷費爾德,位於杜塞爾多夫的西北方。他在一個藝術家庭中長大。奧赫倫的父親是一位藝術家,而他的弟弟馬庫斯比他小兩歲,也成為了一位出色的抽象流行藝術家,並在繪畫和雕塑等媒介中工作。阿爾伯特曾表示,他一直知道自己會成為一名藝術家,這似乎是他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專注於繪畫,特別是抽象繪畫的選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出現的。
奧倫於1978年在漢堡的美術大學完成了他的學位。畢業後,他嘗試了各種表達形式,包括音樂。但在他從德國搬到西班牙後,與馬丁·基彭貝格同住時,他找到了作為抽象畫家的聲音。在2009年接受《訪談雜誌》採訪時,奧倫表示他抓住了這個機會來改變他的藝術方法。“我想開始一些我夢想了很久的新事物,那就是抽象繪畫,”奧倫說,“我抓住了在那裡[西班牙]開始的機會,這非常好,因為我們非常孤立。那時只有馬丁和我在那所房子裡,所以你可以犯錯誤,看看對方的反應。”
Albert Oehlen - Untitled, 1989. Oil and resin on canvas. 23 4/5 × 28 9/10 in. 60.4 × 73.5 cm. © Albert Oehlen
繪畫的不可預測性
擁有自由的權限去實驗和失敗,使奧倫(Oehlen)意識到不安全感在他藝術中的重要性。對於不知道某件事情將會如何發展,存在著一種內在的興奮感。驅使藝術家去展現未知或未曾想像的事物的,是一種活生生的力量。但完全自由實驗的潛在缺點是,它可能會讓人感到癱瘓。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去的地方毫無頭緒,那麼該從何開始呢?為了給自己足夠的結構以保持專注,同時又能享受實驗的自由,奧倫開始在工作室裡為自己制定簡單的規則。
這些任意的規則除了挑戰他在創作過程中的思考,創造不可預測性和衝突外,沒有其他目的。他有時會將作品限制為單一色調。其他時候,他則給自己設定一個限制,就是簡單地放慢速度。Ohlen 最喜歡的任意規則之一,他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教書時常與學生分享的,是:“改變材料。因為有很多決定你並不自覺。這從你去購買藝術用品開始。你做出決定,而這些決定總是相同的,比如你買的畫筆類型。如果你被迫改變某些東西,這會給作品帶來一種不安全感,這是非常有幫助的。它讓你發現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Albert Oehlen - Titanium Cat with Laboratory tested Animal, 1999. Oil on Canvas. © Albert Oehlen
沒有什麼是醜陋的
在幾十年的實驗和對自己設定任意限制的過程中,奧倫(Oehlen)得出了一個有趣的認識。由於作品所擁有的獨特物理特性,幾乎沒有人能夠使一幅畫變得醜陋。曾經,許多策展人和藝術家,包括奧倫,都在思考壞畫的概念。對壞畫的各種定義被考慮過。有些人認為這與過程有關。另一些人則認為這與作品的構圖或美學特性是根本性的。
Oehlen 努力探討創作糟糕畫作的概念,就像音樂家可能創作一首無法聆聽的歌曲一樣。但他發現,任何人都可以認為每幅畫都是美的,因為人類對於顏料在表面上固有的美感有著本能的吸引力。無論主題是什麼,無論藝術家的技術水平如何,無論構圖如何,無論過程如何,都可以提出一個論點:沒有一幅畫是糟糕的,因為如果我們願意去看,就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好的東西。
Albert Oehlen - Untitled, 2005.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 Albert Oehlen
視覺觸發因素
阿爾伯特·奧倫今天創作的成熟作品反映出一位畫家的心態,他單純熱愛投入自己的工作。他在材料和技術的選擇上多樣化,給自己提供了成長和演變的機會。他有時會製作拼貼畫,然後在上面繪畫,拼貼材料使用的是一種混合的低俗廣告牌和噴墨打印的材料。他有時使用噴漆,有時使用油畫,有時則在表面上模糊地塗抹顏料。對他來說,作為藝術家的快樂顯然來自於實驗和規則的正確混合,換句話說,就是這個過程。
對於觀眾來說,Oehlen 的藝術作品中眾多的層次、風格和參考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通過簡化我們觀看它們的方式,我們可以更接近理解它們的價值。簡化它們的方法是將它們視為不是包含需要解開的意義的作品,而是將它們視為視覺觸發器。退後一步,將它們視為一個過程的揭示,讓它們觸發一種情感或一個想法。具象的意象、文字、顏色、標記或我們文化的物理遺跡共同加起來形成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主要取決於我們自己。這幅畫不是故事的結尾。如果是的話,確實會讓人困惑。但它只是開始。
Albert Oehlen - I 28, 2011. Paper collage on canvas. © Albert Oehlen
平滑噪音
在視覺上,阿爾伯特·奧倫的作品被歸類於各種藝術運動,如新表現主義和新野性。新表現主義者在像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和概念藝術等運動之後,對具象的重新引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新野性,或稱野性青年,將抽象和具象的意象與鮮豔的顏色和情感豐富的筆觸相結合。乍一看,奧倫的作品似乎確實包含了這兩種元素。但奧倫還獲得了另一個綽號:自由基。這個名字源於奧倫堅持他不屬於任何運動,並且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應該根據其自身的美學命題單獨考量。
奧倫的主張究竟包含什麼,是一個開放式的對話,甚至連奧倫自己也無法完全解釋。顯而易見的是,他逐漸闡述了一種獨特的美學視野,這種視野仍在不斷演變。他利用手頭上所有的視覺工具來創造一些能在觀眾心中產生感受的東西。這一切都是美好的,至少在我們某些人的心中是如此。人們可以說他們喜歡或不喜歡它。那又怎樣?這無法通過事實分析來理解。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標籤、評判和美學批評的噪音實際上只是妨礙了他的作品。就像奧倫在他的作品中結合的無數元素一樣,這一切都是噪音。通過他不可預測和開放的過程,奧倫只是試圖創造出好的畫作。他正在將視覺氛圍中的複雜元素平滑化。我們越能簡化看待他作品的方式,它就變得越簡單,也越容易被視為美麗。
Albert Oehlen - Aus Dem Nachlass, 2007. Lithographic print on Somerset Epson. © Albert Oehlen
特色圖片:阿爾伯特·奧倫 - 無題(細節),1993年。油畫。© 阿爾伯特·奧倫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