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简主义雕塑作为对空间的纯粹沉思
极简主义雕塑是否由一套规则定义?极简主义雕塑的成功与其自身特性有关,还是取决于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艺术评论家吉约姆·阿波利奈尔曾宣称,雕塑必须代表自然中的形态,否则就算是建筑。极简主义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将雕塑描述为占据“无用的三维物体”连续体的中间部分,这个连续体从纪念碑到装饰品。撇开喜剧价值不谈,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太多帮助我们理解雕塑的真实、完整的本质,尤其是极简主义雕塑。我们认为,与其被学术定义绊倒,不如保持开放的心态,仔细观察那些开创其方式的艺术家,极简主义雕塑可以更好地理解。
极简主义雕塑的创始人
罗纳德·布雷登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绘画和素描技巧。但他的雕塑作品才使他获得了声誉和尊重。在1960年代初,布雷登将他的创作从他所创作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转向制作大型木制物件。有些形状是可识别的,比如一个巨大的X,而其他则是抽象的。他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些物体是什么,他只是指出他试图创造一些具有“存在感”的东西。
布雷登最早的极简主义雕塑作品之一被称为白色Z。它既不是几何形状也不是具象的。它是抽象的,单色的,边缘清晰且复杂。它对光线有反应,具有触感,放置在地面上。它不是从更大的形态中简化而来,而是由更小的形态构成。它拥有自己的整体性: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其实质性超过了部分的总和。
罗纳德·布雷登 - 白色 Z,1964,© 罗纳德·布雷登遗产
在1966年,布雷登的作品被纳入了展览基础结构,与唐纳德·贾德、索尔·勒维特、丹·弗拉文、卡尔·安德烈以及其他数十位极简主义艺术家一起展出。该展览被认为是极简主义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时刻。布雷登在展览中展出了一件作品,一件名为三元素的三件套雕塑。
这项工作几乎是宏伟的规模。它改变了它所占据空间的本质。空间只是一个物体存在和移动的区域。三元素 在一个空间内创造了新的空间。它成为了空间。它迫使人们思考不仅是它自身的形状,还有它环境的形状以及周围其他生物的形状。
罗纳德·布雷登 - 三个元素,1965年,© 罗纳德·布雷登遗产
雕塑价值
尽管布雷登的雕塑具有不可否认的“某种存在感”,但当时的一些评论家和观众,以及一些艺术家,也并不认为它们是雕塑。现有的雕塑定义似乎不适用于这些东西。这正是这些作品如此革命性,并且与当时新兴的极简主义理论如此契合的原因。它们需要对艺术的定义进行精简。
与其将雕塑定义为某种具象的,或几何的,或某种从某种材料雕刻而成的,或从其他材料铸造而成的东西,这些物体需要不同的解释。它们重新定义了雕塑,不是根据它是什么,而是根据它不是什么。绘画是一种美学对象,由一个作为颜料支撑的表面构成,其目的包含在表面上的颜料中或通过颜料传达。建筑是一种用于居住的结构。雕塑既不是。它是一种美学对象,不是绘画,也不是建筑,但存在于三维空间中。
唐纳德·贾德 - 无题特定物体,© 唐纳德·贾德
雕塑与墙壁的关系
极简主义对雕塑提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雕塑是否必须放置在地面上。罗伯特·莫里斯曾宣称,雕塑绝对必须放置在地面上,因为只有在地面上,它们才能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重力是雕塑的一个基本属性。但一些与极简主义相关的艺术家创作的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实际上是悬挂在墙上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利用墙壁作为支撑。
唐纳德·贾德称他创作的雕塑作品为特定物体。他将它们定义为既不是绘画也不是雕塑。他最著名的许多特定物体挂在墙上。它们是三维物体,具有明确的形状,具备尺度,能够与光互动,并且是可触摸的。它们拥有颜色和表面,正如所有物质事物一样,但它们的目的并不由这些元素定义,也不一定通过它们传达任何信息。
它们是雕塑,还是不是?无论我们想玩什么语义游戏,贾德的作品显然具有雕塑的本质。但通过将它们挂在墙上,提出了关于空间关系的新问题。这些艺术作品并不是利用画廊的空间来为艺术作品提供背景,而是重新定义了它们所安装的空间。它们既占据了环境,又重新排列了环境。它们要求观众思考作品的各个部分通过其存在所创造的额外空间。它们甚至通过附着于建筑物来质疑建筑的角色。尽管没有被重力强迫贴在地面上,但它们通过展示对重力的抵抗来引起人们对重力的关注。
埃尔斯沃斯·凯利 - 作品,© 埃尔斯沃斯·凯利
变革的形态
其他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如埃尔斯沃斯·凯利和约翰·麦克拉肯,也挑战了现有的雕塑定义。凯利的形状单色表面挂在墙上,涂满了油漆,但与雕塑的本质相比,更符合雕塑的特征,而非绘画。麦克拉肯的单色“木板”靠在墙上,像绘画一样依靠墙面支撑,但主要依赖于地面。
尽管这些极简主义艺术家都努力定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讨论如何定义他们的雕塑艺术作品,但在这个话题上仍然有很多争论的余地。当代极简主义艺术家Daniel Göttin是许多继续探索这一松散定义的美学领域的艺术家之一。作为一位多学科艺术家,Göttin创作壁画、装置和悬挂在墙上的几何三维抽象物体。
他的墙面物体具有涂漆或覆盖其他工业媒介的表面,但它们并不以涂漆表面为定义,这些表面并没有传达任何具体的内容。它们是雕塑性的,但却平贴在墙上。在它们的背后和内部,空间被创造和重新定义,而我们对周围空间的体验因它们的存在而重新被赋予了语境。
约翰·麦克拉肯 - 作品,© 约翰·麦克拉肯
简单并不简单
极简主义雕塑教给我们的一个关键教训是,标签的语义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在这些作品中找到的意义,更多来自于它们邀请我们思考空间的方式,而不是我们如何称呼它们。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回归到这一简单启示的纯粹性,即它们和我们一样,居住在空间中,打破空间,包含空间,定义空间,给空间提供背景,并为空间带来秩序。
尽管它们看似简单,但在挑战和吸引我们方面却是无限复杂的。正如罗伯特·莫里斯所指出的,“形状的简单性并不一定等同于体验的简单性。”
特色图片:Daniel Göttin - 无题 E,2005年,铝箔在波纹纸板上,25 x 25 英寸。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