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艺术周 – 我们普遍主观的世界
很容易忘记我们每个人体验世界的方式是多么不同。我们天生就倾向于寻求结论,做出明确的陈述。我们希望某些事情对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但我们无尽地困惑于生活是多么主观。抽象艺术家常常试图简化,剥离主观性,只关注本质,以便达到某种可能是普遍的东西,或表达一种集体真理。在他最近的书籍《艺术与大脑科学中的还原主义》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阐明了抽象艺术家表达普遍性的追求与科学家简化问题以便更容易解决之间的平行关系。“这就是还原主义,”坎德尔写道,“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个中心但有限的组成部分,以便深入研究。”坎德尔认为,简化以达到某种真实的东西是人类思维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而抽象艺术可以教会我们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本周,我们重点介绍五个当前的抽象艺术展览,展示来自不同文化的作品,探讨它们如何各自主观地简化以表达我们世界的普遍元素。
亚历克斯·简维尔,现代土著大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渥太华
展览至2017年4月17日
抽象大师如瓦西里·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早期激励了加拿大土著艺术家亚历克斯·贾维尔。自1960年代以来,贾维尔一直在磨练他独特的风格,融入抒情的手势、鲜艳的色彩调色板,以及象征性具象与完全抽象的混合,以表达他祖先传统的普遍性。
亚历克斯·扬维尔 - 鲁比孔,1988年,丙烯画布,165.2 × 267 厘米
《抽象的到来:俄罗斯,1914-1923年,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渥太华》
展览至2017年3月12日
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展出的还有这场广泛的俄罗斯抽象艺术展览,展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艺术家的简约抽象作品。展览的重点是突出那些在俄国革命后几年几乎被遗失的稀有画作,特别关注埃尔·利西茨基的画作Proun 8 Positions, 他是卡齐米尔·马列维奇的门徒。
埃尔·利西茨基 - Proun 8 位置,1923年,油画和水粉与金属箔在画布上
佩德罗·德·奥拉阿·阿布斯特拉克提沃斯,古巴哈瓦那国家美术馆
截止日期不可用
2015年古巴国家美术奖得主佩德罗·德·奥拉(Pedro de Oraá)自1950年代以来一直是古巴抽象和具体艺术的领军人物。尽管在自己国家的官员和国际艺术观众中几乎没有得到认可,但他最终因其独特而有影响力的贡献而受到重视。本次个展展出了30件新作和近期作品。
佩德罗·德·奥拉 - 对立互补(系列),2015年,丙烯画布,59 x 59 英寸
战后:1945-1965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艺术,慕尼黑艺术之家
展览至2017年3月26日
本次展览分为八个部分,深入探讨了全球各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学方式作出的各种反应。特别是三个部分——《混凝土的视野》、《寻求形式的国家》和《形式的重要性》——聚焦于国际简约抽象趋势,追踪它们在多个大陆上同时而独立地发生。
赫利奥·奥伊蒂卡 - 元方案,1955
钟昌燮,阿克塞尔·维尔沃德画廊,安特卫普
展览至2017年1月28日
丹色画 是一种在1970年代兴起的韩国抽象艺术运动。它致力于复兴人类、自然和物质之间的古老共生关系。郑昌燮是这一运动的杰出参与者,直到2011年去世,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简约美学习惯的本质和意义。此次个展聚焦于郑昌燮在他生命最后四十年中所创作的手工纸作品。
钟昌燮 - 阿克塞尔·维尔沃德画廊,安特卫普,展览视图
特色图像:亚历克斯·简维尔 - 无题,1986年,丙烯画布,165.1 × 266.7 厘米
所有图片仅用于说明目的
由 Barcio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