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與抽象之間的美好關係
書法 是符號與手勢相遇的地方。在其核心,書法就是寫作。它利用了傳統的寫作工具:筆和墨水,或刷子和顏料。但寫作的目的是通過標準的語言形式來傳達預定的意義。書法家並不僅僅是寫下詞語以傳達固定的思想。書法家將筆或刷子視為整個身體和整個精神的延伸。書法的標記應該傳達某種形而上學的東西以及物理的東西。精神應該告知身體,身體應該以統一的手勢運動,將身體和精神的能量轉移到手臂、手、筆,最後到達標記。書法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在全球多個文化中獨立地顯現。在某些文化中,對書法的虔誠尊重使得書法寫作與神聖的力量之間建立了直接的聯繫。由於其傳達超越客觀意義進入未知領域的傳統,書法吸引了如此多的抽象藝術家,尤其是那些關注手勢和線條的傳達力量的藝術家,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古老的意義與手勢
對於書法,一個簡單的理解方式是它是一種高度裝飾性的書寫形式。事實上,許多書法家專門研究特定的華麗字體風格,這些風格喚起了古英語書寫、古拉丁書寫、阿拉伯書寫或東亞書寫。但書法手勢背後的精神並不是僅僅複製某種現有的字體或字型。那將屬於排版的範疇,寫出可能是裝飾性的字母,但可以輕易閱讀。書法更多的是關於個體的手勢,以及在書寫中表達的意義,超越了符號本身所固有的意義。
4世紀拉丁文書法,出自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照片由梵蒂岡圖書館提供
書法傳統在多大程度上試圖表達未知,取決於其起源的文化。古代拉丁書法更像是一種傳統的書寫,而不是一種表現藝術的形式。但拉丁書法中的每個字母仍然包含一個襯線,或附加在符號末端的小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襯線是通過快速的身體動作創造的,將筆尖從頁面上抬起。在襯線中可以找到書法家微妙但重要的個人表達。將這種微妙性與阿拉伯書法的表現風格進行比較。五種不同形式的阿拉伯書法中,最具戲劇性的形式是Thuluth,這個名字大致翻譯為“三分之一”,與書寫符號的比例有關。與Thuluth相關的偉大藝術家是Mustafa Râkim(1757–1826),他的書法作品達到了所謂的比例理想,展現了極大的精確性,同時也表達了最大的能量。
穆斯塔法·拉基姆的阿拉伯書法的圖魯斯風格範例
手勢抽象
根據其古老的傳統,書法傳統對於抽象藝術家來說自然具有相關性。從抽象藝術的開始,至少在西方傳統中,出現了兩種互補但又截然不同的傾向,這些傾向在許多抽象藝術家的作品中反覆出現。一種傾向是精確的:幾何抽象、網格、數學圖案等等。另一種傾向是自由的:衝動的筆觸、直覺的手勢、潛意識的書寫、生物形態等。書法佔據了一個同時包含這兩者的空間。它是基於系統的,卻又邀請直覺、衝動和潛意識的介入。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許多抽象畫在某種意義上是書法精神的完美表達。由於它們包含了普遍的幾何形狀和形式,因此有時被稱為幾何抽象。它們有時也被稱為抒情抽象和手勢抽象,這要歸功於它們使用自發、自由的生物形狀線條。它們的許多曲線和標記與古代書法中看到的相呼應,特別是來自東亞和阿拉伯傳統的書法。它們的幾何元素表達了穩定性和控制,而它們的手勢、抒情元素則表達了未知的能量和人類精神的動態。
Wassily Kandinsky - Transverse Line, 1923, Oil on canvas, 55.1 × 78.7 in, 140.0 × 200.0 cm © 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Germany
書法與抽象表現主義者
二戰後,與內在自我建立更深層聯繫的想法對許多藝術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關注。特別是與抽象表現主義相關的藝術家們,對於探索任何可能使他們以更深層、更直覺、更誠實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哲學或傳統感興趣。書法的傳統影響了這些藝術家的許多作品,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框架,將物質性、情感、精神和古老的心智結合在物理標記的表達中。
弗朗茲·克萊因 是最直接受到書法啟發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他以在電話簿頁面上用黑墨水快速繪製無數主題草圖而聞名。這些草圖是用墨水迅速完成的,在許多方面類似於東亞書法的漢字。根據傳說,他的朋友、畫家威廉·德·庫寧 在投影儀中放大了他的其中一幅小畫作。當克萊因看到放大後的筆觸力量時,他理解了書法筆觸所固有的能量和傳達潛力。他的筆觸不再需要與主題相關;它們可以成為情感的力量。從那時起,克萊因開始進行大型創作,創作出看似快速完成的宏偉作品,但實際上是長時間、深思熟慮的過程的結果。他通過艱苦的過程傳達書法筆觸的能量的能力,仍然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驚人的成就之一。
Franz Kline - Mahoning, 1956, Oil and paper on canvas, 80 3/8 × 100 1/2 in, 204.2 × 255.3 cm, Courtesy of the Whitney Museum of Art © Franz Kline,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神話寫作
許多其他抽象藝術家已經找到並持續找到創新的方法來打破基本的書法技術,以創造新的神話書寫形式。通過手勢、線條、能量和圖案,他們創造出新的視覺語言,能夠喚起和傳達一系列情感狀態。以下是我們的一些最愛:
Cy Twombly - Untitled I (Bacchus), 2005, Acrylic on canvas, © Cy Twombly
賽·托姆布雷
美國畫家 Cy Twombly 利用書法的傳統來解構書寫的圖像創造潛力。他的畫作使用書寫的線條來創造傳達意義的圖像,這些圖像有時看起來像是部分塗鴉和部分漢字,但全都是手勢和情感。在他探索這種技術的早期,他更專注於他筆跡的象徵性質,創造出結構化的構圖。隨著他變得更加自由和實驗性,他讓書法的衝動以更抽象的草寫風格表現出來,這種風格已成為他標誌性的“潦草”。
Cy Twombly - Untitled, 1951, Acrylic on canvas, © Cy Twombly
布萊斯·馬登
在1970年代中期已經以單色畫家而聞名的布萊斯·馬登,在接觸到中國詩卷上的書法後,重新發明了他的美學。在一系列名為冷山畫作的作品中,馬登創造了直觀的書法抽象符號柱。靈感來自一位名叫寒山的中國僧侶及其9世紀的《冷山詩》。這些畫作,如同詩歌,都是自由、本能、與自然的聯繫以及和諧系統之美的表達。
梅麗莎·邁耶
第三代抽象表現主義者梅莉莎·梅耶在她的作品中融入了書法的精神和美學,通過抽象符號的層次展現結構與本能的互補力量。每一筆劃和手勢都在構建可以被解讀為符號、形狀和圖案的東西。但作品中的能量和運動卻成為了焦點。對她的手勢標記的解讀最終呼喚出一種情感的翻譯,這種翻譯引導出一種動態力量和平衡的感覺。
Melissa Meyer - Regale, 2005, Oil on canvas, © Melissa Meyer
瑪格麗特·尼爾
曲線和線條的元素,構成了所有書法藝術的基礎,也構成了美國藝術家Margaret Neill作品的基礎。她的畫作孤立出書法標記中最具表現力的元素——抒情的手勢,並將其融入創造空間中層次分明的線條組合。她的手勢作品的深度使客觀解讀變得困難,挑戰了書寫的本質,但擁抱了體現古老書法傳統精髓的動態、充滿活力的潛力。
Margaret Neill - Manifest 1, 2015, Charcoal and water on paper
特色圖片:梅莉莎·梅耶 - 大使(細節),2007年,水彩畫於熱壓紙上,© 梅莉莎·梅耶
所有圖片僅用於說明目的
由 Barcio 作品